“撤桶”启新程,“无痕”筑文明:校园环保意识觉醒行动
来源: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:楼管部 撰稿/图片 张琴娥 发布时间:2025-04-15 阅读次数:

为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,全方位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,显著提升校园环境卫生品质,我校于近期正式启动了极富意义的“无痕校园”环保行动。此次行动的核心举措为减少主干道垃圾桶数量,旨在引导师生积极践行“垃圾不落地,随手带离”的文明理念,从源头上高效推进校园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。其目的在于通过降低大家对公共垃圾桶的依赖,促使全体师生从思想根源处减少垃圾的产生,进而齐心协力共同维护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。

在行动开展之前,校园主干道两侧每隔几十米便设有垃圾桶。这样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师生丢弃垃圾,然而也随之衍生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。例如,部分垃圾桶周边时常散落着垃圾,严重影响校园美观;清洁人员需要频繁进行清运工作,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;更为关键的是,过多的垃圾桶在无形中弱化了师生的环保意识,使得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难以真正得到有效落实。

此次调整绝非简单的“撤桶”之举,其背后蕴含着推动师生观念转变的深刻用意——“减少垃圾产生”远比“方便丢弃”更为重要。学校后勤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:“我们期望师生能够将饮料瓶、餐巾纸等随身垃圾带回宿舍或办公室,然后分类投放到指定区域。这一行为不仅能够切实减轻公共区域的环境压力,还有助于培养大家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环保习惯。”

文明校园的建设,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参与。在此,我们呼吁大家:

1、自备环保袋:养成随身携带便携垃圾袋的习惯,时刻践行“垃圾随人走”。

2、精准分类投放:将垃圾带至宿舍、教学楼或食堂的垃圾分类点,确保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得到妥善处理。

3、互相监督提醒:一旦遇到乱扔垃圾的行为,要主动上前劝阻。

校园是师生共同的家园,环境卫生状况直接折射出每个人的文明素养。“撤桶”并非最终目的,而是唤醒环保意识的全新起点。让我们从少产生一个塑料袋、多捡起一片废纸这些点滴小事做起,用实际行动有力地证明:文明校园的创建,关键不在于垃圾桶的数量,而在于每个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。


[返回上一页] [打印本页]